【科技月·赛事直击】房建的基础——安全牢固 ——记“交大土木设计有限公司杯”2018土木科技月建筑工程组决赛

2018-05-13 23:52:10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文:郭家坤 图:耿明婧 分类:学生天地 阅读量:

5月12日上午8点整,第十届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竞赛——土木科技月“建筑工程组”竞赛,在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如期举行。

土木党员先锋队和科创中心的志愿者们提前来到了实验中心开始准备比赛用的器材,今天到场的评委老师有李力、罗楠、雷敏、唐恒、刘利文、廖文杰、胡光华。参赛人员们陆续入座观众席,主持人在开场白中讲到:“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日。本次比赛的目的也是通过地震的警示,让选手们能制作出好的抗震结构。”

开场白后,比赛正式开始。第一个上场的组是来自大一的,一共三人,两人在搭建模型的同时,另一位队友罗源正在进行答辩。他介绍到:“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赛,可能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我们的想法是将质量大部分集中在模型的底部,来增加稳定性。希望通过这次比赛吸取经验,为以后参赛做准备。”搭建结束后是加载环节,选手们把模型放到加载台上,用泡沫板和胶带进行固定,有工作人员通过电子设备施加地震波。加载环节一共进行三次,第一次施加的是汶川地震时的地震波,之后每次加载,波强度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增加。当第一组选手三次加载都成功时,观众席响起了掌声。此时,李力老师点评道:“来自大一的同学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在细节方面和模型的重量方面再完善一下就更好了,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之后上场的每个组都向大家展示了结构新颖的模型和精彩的答辩。其中,来自大二的林卫鸿同学说自己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看了前面组的展示,他发现了自己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取长补短,希望明年能制作出更优秀的模型。在每个组的答辩结束后,评委老师都会进行简短的点评和指导,看到同学们的模型在经历一次次“地震”后仍然屹立不倒,老师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之后通过三次加载的组有资格进入下一步评选,评选方法是通过公式,输入加载时测得的加速度,计算出每个组的平均震害指数,最后决出本次比赛的冠军。科创竞赛组的工作人员会在之后的几天内,将最终结果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各组选手,预祝选手们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也为在“5.12”地震中丧生的汶川同胞们哀悼。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文:郭家坤 图:耿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