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悦读】魏冠华:读史使人明智——陈寿《三国志》读后感

2015-03-17 11:25:05 来源:魏冠华 分类:学生天地 阅读量:

从小就是三国迷的我可以说对三国中的每一个人物和历史事件都了如指掌,而且在高中时期还曾把《三国演义》文言文版本通读过一遍,《三国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乃至整个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许多三国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作者罗贯中的天赋才华外,陈寿所撰的《三国志》一书亦为其流芳百世立下了汗马功劳。众所周知,这部伟大的小说是根据《三国志》所载史料加工而成的。对于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三国志》游戏很是狂热的我来说,对陈寿所编撰的这本史书《三国志》也是倍感兴趣,当看到经典阅读推荐书目(2015版)中有《三国志》这本书,我果断的买回这本书,在家仔细阅读了一番。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所编写的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传记,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只是传,没有纪。这是史家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与《三国演义》尊蜀抑魏明显不同。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在我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原本以为像《三国志》这种史书内容会比较刻板,但在仔细阅读后感觉人们塑造得有血有热,非常生动。

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武帝纪——曹操。曹操的生平时间大家大致应该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把他说成白脸的奸臣、专门玩弄权术的小人、“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的极端利己者。但在我阅读《三国志》后我发现可能曹操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宁”字的意思有很多,有两个,一个是“宁愿”、“宁可”;另外一个就是“难道”、“难道说”了。(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那么“宁我负人”这一句话就有两个意思了:“宁可我辜负/对不起别人”和“难道是我辜负/对不起别人”在我看过武帝纪后我发现其实曹操是一个视自己为乱世英雄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我认为曹操主要有三个优点:

(一)曹操是一个生机勃发,勇于进取的政治家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曹操便提出了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尽管未获得成功,但他顺便来个跪地献刀,暂时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从此,召义兵,会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在这条举义讨贼的路上,他历尽艰辛与磨难,却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勇于进取,足见其政治家的风度。

(二)唯才是举,重视人才。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独行其事之时,曹操不令人杀之,反而与之放行,实在是惜才爱才的表现。官渡之战时,曹操听闻许攸前来拜访,竟赤着脚亲自去迎,这又是何等的屈尊求贤,难怪许攸为曹操所感,于是献计使曹操断袁绍之粮草,一举平定了河北,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宋贤有诗云:“浩浩长江风浪生,当年赤壁夜交兵;负忠若不因黄盖,妙计何曾识孔名明。”赤壁之战之所以乾坤逆转,其中一半是由于曹操的爱才,对黄盖的过于信任所至。纵观曹操求贤的这一点,可以说是成也因才,败也因才。从一定角度来看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这两场著名的战役,竟都是

来源:魏冠华